close

最近心情很浮躁,常常會自我對話 & 質問,今天是否過得有意義?

 

每日早上的免費英文課變成一種習慣,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大家因為不同的原因目的來到這邊,各自有不同經歷的故事 (還有適應不同的腔調!), 資深同學自我剖析從不懂英文到現在流利,以自身的進步鼓勵大家;新進同學 或害羞 或大方 或怯生生 或初生之犢無所懼

 

澳洲志工老師,是我認識這個城市的窗口,
透過他們的口,聽到許多屬於澳洲的文化、歷史
透過他們的眼,學著用 oz 觀點去討論最近的焦點 & 大事

 

每堂的自我介紹,都會重申自己來多久了? 目的為何?
彷彿都在提醒自己,今天的自己和昨天比,有沒有進步? 計劃 & 初衷是否如一?

這樣的自我詢問過程,常會造成更多的懷疑 & 不解

 

聽力怎麼愈來愈差? 英文好像愈來愈多句子不懂?
每天圖書館、博物館跑到底有沒有意義?
留在阿德不移動,會不會太安逸?
沒去澳洲著名的 Ululu & Tasmania,會不會太浪費時間 & 機會 ?  
要當一個觀光客,還是旅人? (Be a tourist or a traveller ?)

這樣安逸舒服的日子,是當初來澳洲所要的嗎?
沒有工作,究竟是消極? 還是害怕? 我到底在怕什麼?
 
過多的自我懷疑,似乎導致自信心不斷下降...

 

也許是真的受不了,今天的自我介紹很多話都是不用加以思量 即脫口而出的

I do enjoy the life in Adelaide, although it is quiet and not busy.
Many enthusastic volunteers hold the free tour in Museum, Art gallery, and State Library to help us understand more details about these hightline.
I also like this English course very much and it becomes the most importent thing everyday.
However, I start losing my confidence, especially when I can not understand exactly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I like Eizisa, she has her own dream so can focus everything on that.

Right now, I keep searching for my dream....

 

In the past, I do have a dream and made effort to reach the goal and worked very hard, but lost my health.
One day, I just suddenly think of "Is it worth? " " Is it really my dream life? "
That's why I quit the job and come to Australia for working holiday.

 

其實一切的懷疑都會回歸本質 -- 初衷 -- Why I am here ? What do I expect to win from this journey ?

 

一路上有很多資訊的干擾、機會的誘惑、現實的打擊,讓人忘卻初衷,喪失自信,慌了手腳

想起初衷的一刻,我彷彿又得到力量 ~~

 

喜歡這個城市 就多待一會, 喜歡這裡的英文課 就多上一些, 喜歡這裡的人們 就多接觸一些
不要去追求這段時間去了多少地方 看了多少景點
真是要問自己的,是 "生活" 這段時間,有多少體悟 & 認識,而不是 "觀光"的這段時間,如何如何...

害怕隻身去農場遇到壞人 就不要為了不錯的工資去冒險
想賺錢補貼旅費 也可以從 chinatown 下手 
雖然時薪較低, 說的英文會比澳洲公司少
但至少跨出去 嘗試 去作
而非畫地自限 憂人自擾: 還沒作就先質疑自己夠不夠, 行不行?
 
可以作 要突破的事 其實很多
是一種真實生活的歷練 有失敗 有成功 有汗水
而不是一直處於夢幻生活的 "觀光"

 

今天的英文課分享後,很棒的是同學 & 老師不吝於給我鼓勵 & 信心
(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好像也不全然是壞事 ~~)

 

****************************

 

英文課後,我又參加了圖書館的免費導覽 (今天又是一人vip, 資深志工帶著新志工見習,為我一個人講解~呵~)

今天是來自蘇格蘭的 Kate, 當志工前從未進入 state library, 而是為了在工作之餘 多和人接觸 說話

我很認真很努力地想聽懂, Kate 也很有耐心的放慢速度,並且回答我的問題
透過她的介紹,我才猛然發現這個我每天進出的圖書館,一些必經之地,隱藏著許多用心的設計

 

入口地上的石頭,刻著原住民語的歡迎光臨
大廳地毯的圈圈,是電腦程式語言,代表著溝通

因為這個圖書館 不是只能看書 查資料,它更重視的是 "溝通"
所以我可以一整天待這邊也不怕沒事作,可以上英文 看書 看報紙 上網....,
不過我也懷疑有人把這裡當家,沙發上可以睡到打呼、廁所乾淨又方便、飲水機可供補給,警衛不時巡邏..

 

圖書館樓梯 掛著一幅大大的女性肖像 Miss Catherine Helen Spence (來自蘇格蘭, 是澳洲第一個女記者,第一位女性小說家, 第一個參與政治並當選的女性),澳洲尊稱她是  Grand Old Woman of Australia. 她成為 女人可以達到什麼樣境界的象徵, 並紀念她對澳洲女權運動的啟發 & 貢獻

女性權至上,對於同是來自蘇格蘭的 Kate, 是天經地義的真理, 沒啥好懷疑的,因蘇格蘭可算母系社會,皇位順位是由女生先接 (我們開玩笑說 所以蘇格蘭不需要 Grand old Woman!!)

 

之前聽過澳洲現今的社會"階級地位" 是 老人-> 小孩-> 寵物-> 女人-> 最後才是男人

 

澳洲敬老的風氣 & 行為,有時真是讓人非常動容:行動緩慢的老人,絕不會被催促 or 遭白眼,公車司機還會離開座位去扶;
參加導覽時,講解員還會特別詢問老人-- 音量是否適中, 視野是否ok? 移動時也會特別等候;有老奶奶撞了背包客的車,"敬老" 的警察先是問老奶奶情況,再用警車送老奶奶去她趕著去的地方,而留下錯愕無助的受害者及被撞凹的車
在澳洲的老人,整個就是很受尊敬 & 重視,因為澳洲人相信,沒有老人年輕時的付出,現在的生活不會如此美好

 

小孩一向是家庭希望&開心來源,而對沒結婚 或 沒生小孩的家庭,寵物就像小孩,是家庭成員

 

西方女性視為理所當然, 要求男生要尊重,有禮貌, gentleman, 體貼女性的風氣&行為,有時讓人羨慕;

有時我覺得台灣女性,擔負比男人更沈重的責任: 對工作、對小孩、對公婆、對爸媽...
我們的傳統觀念要求女性要面面俱道,咱們上一輩的台灣女性也大多不負所託的一輩子任重道遠,
耳濡目染之下的我們, 潛意識自然也深受傳統的束縛
曾聽過一句話,要構築一個怎樣的家 要好 要壞 起心動念全賴女主人

 

天啊~ 好大的壓力哦! 難怪愈來愈多女性 選擇晚婚,甚至不婚 ...

 

幾年前的我,看著週遭已婚女性 在婚姻 小孩 家庭 工作中 "翻滾"
內心除了心疼,卻不禁自問- 幹嘛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這麼累, 這麼麻煩~ 一個人自自在在的, 多輕鬆

 

但在經歷 喪父 健康亮紅燈洗禮 沈澱出的我 體悟出不同的想法

 

人最幸福的事,不是自己一個人過得有多好, 吃得多好
我喜歡 為所愛的人付出 讓他們快樂, 看著他們的笑容, 我就會覺得幸福

 

因為人很脆弱 需要愛 需要支持 需要家人 需要朋友 才能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賺再多錢,若沒有人一起分享 那只是存款數字的上升
工作成功,若沒有健康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談

 

父親走時,腦海中想起的是他一生的付出 為我們 為家庭

小時候爸爸在高雄上班, 一個月只能回家一天半,現在想來卻是彼此心連結最近的一段, 因為我總會抓緊短暫重逢的日子 撒嬌 散步 黏著他說東說西的
國中時期,青春期的耍酷因子 及 上課時間的拉長,讓我們往往只能共享一頓晚餐
高中到台中唸書,回家的日子無法與他配合上,印象中常是 4-5 個月 才能碰上一回
高三那年, 全家定居台中(活了十多年,第一次全家合體), 大家生活習慣 重心的不同, 讓退休的老爸有嚴重的失落感
大學時代, 重心全放在玩耍, 久久回家一次, 別提會跟老爸聊多少玩耍的事
畢業後, 全力衝刺在工作, 下班後往往疲累不堪, 沒有體力 & 心情 多聽老爸講生活嗩事 (以前不懂,那是老爸孤單寂寞 想和我們聊天求救的訊號)
上班前幾年, 錢沒攢夠, 年輕人的出遊計劃也沒想過說帶老爸一起出門
後來老爸病倒,雖然有錢了,但已經無法自在地與我們出遊

想來,都是老爸的付出 成就我們現在的根基;
他一生沒有享受過什麼,我們也沒能懂事的孝敬他什麼
他生病、離開時,從沒給我們造成多少金錢上的負擔

 

人的出生,帶來喜悅 希望 與 成長
人的過世,帶不走金銀財寶,留下的是親人心目中的存在 及 綿延生命的連結證據

 

父親用他的離開,教我了解人生的循環 & 付出的幸福!!
讓我懂得 珍惜 家人 & 及 把握和老媽的相處,應有的體貼與包容
讓我停下腳步,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 & 重心

What should be the first in life? Not what is the next to live? (雖然後者也很重要啦~~)

 

********************

 

因為今天重新獲得力量,結束導覽後我就直奔 china town
看到有店家貼徵人 就去問
結果得到一個鐵板燒的 waitress 機會, 明天即試工二小時, 雖沒薪 但供一餐

當下即抄了 中英文菜單 & 價格 回去背~~

 

是個機會 是個開始
就算試過後不行,至少有個經驗、學了英文菜單、還獲得一餐 !!

 

He who will not climb will not fal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achel30ro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